1985年,我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搬家,在新馆舍竟挖出35枚偷听器,全都是我国制作!奇怪的是仪器扫描扫不出,墙上的一根细管露出。
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在外交上的第一个大动作便是中止对阿尔巴尼亚的帮助。坚决甩掉这个“重量、效果就那么一点点”“又臭又硬”的茅坑里的石头。
7月7日,中方发布了外交部照会。7月29日,作为答复,阿方给中方一封揭露信,至此标志着中阿联系揭露决裂。之后两国仅仅外表形式上的外交联系。
1983年,我国新任驻阿大使郗照明前去到差,一下飞机,前来迎候的阿方礼宾司长就提出让中方搬家新馆的要求。如此刻不容缓,如此忽然,郗照明大使当即表明了对立。<\/p>

<\/p>
阿礼宾司长听了没说任何话,连个招待也没打就走了。
郗照明大使忽然预见到不妙,阿方极有可能在新馆做手脚,所以他当即向国内做了报告,并要求派检查组隐秘来阿进行检查。
一个多月后,郗大使来到新馆舍检查一圈,发现这儿底子还不具有对外工作的条件,大厅、宅院、厨房、锅炉等有十多处尚需求改造。在改造好之前,不可能搬家。
几番交涉后,阿方赞同了改造计划,历经半年的施工,根本达到了中方的要求。接下来使馆预备于1984年内搬家,由自己人和暂时来补葺的工人搬家,不招聘阿方的人员和车辆。
这么做,一是本着节省的准则,二是为了安全保密。
因为国内一向派不出人来,直到1985年4月,才派来一支检查组。检查组对全馆进行了扫描,但并未发现有什么反常。<\/p>

<\/p>
在装饰机要保密室时,检查组发现间隔地上不远的墙面上有一根塑料细管,顺着细管挖下去,竟挖出了包裹着的偷听器,这偷听器仍是我国产的。
接下来检查组的人员日夜轮班,顺着偷听缆线一向挖,大吃一惊,居然串联起机要室、会议室、商务处、研究室等,简直覆盖了全馆,总共挖出35个偷听器。
为了留下前史见证材料,使馆派一名外交官和翻译特意去我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借来了摄像机,将整个发掘进程,完整地记录下来。
关于阿方的这一卑鄙行为,中方仅仅拆除了之,未作张扬,没有曝光也没有提出交涉。
之后将偷听器、缆线、录像带放入外交邮袋送回国内,一是留作前史依据,还有一个便是用作出国人员进行保密安全教育的教材。<\/p><\/div>
<\/spa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含在内)为自媒体渠道“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渠道仅供给信息存储服务。<\/p>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p><\/div>\n\n\n\n\n
/<\/i>阅览下一篇<\/span>/<\/i><\/div>